第63章 第五十八章善妒偷人的锅我不背(五)_土地公不背锅[快穿]
笔趣阁 > 土地公不背锅[快穿] > 第63章 第五十八章善妒偷人的锅我不背(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章 第五十八章善妒偷人的锅我不背(五)

  李家人虽然被赶出来了,但也不致于走投无路。李仲文的名声还是很好用的,而且侍郎家的那两位长随一直跟着他们。李家人手边窘迫,但长随却有银子,即使没有,他们也可以去钱庄取钱,于是李家很快的又找到了地方安顿。

  安顿归安顿,想要过得跟以往一样舒心是不可能了。长随会照顾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是主家看中的亲家,李仲文早已经被内定为右侍郎家的女婿,但因为名声的关系,所以一直没有挑明。

  李仲文当初高中以后,就跟着同年们一起拜见座师,年纪轻轻的进士并不多,况且李仲文又长得好,这让他不管到哪里都鹤立鸡群。

  右侍郎家许多儿子,却仅有一位庶女,身分上有些尴尬,太高门第也攀不上,所以最后是决定找一个寒门书生,事业跟家境都靠岳家扶持,定然不敢对女儿不好,也不会嫌弃女儿庶女身分。甚至经营得好,以后女儿的身分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只是想要找个年轻有为未成亲的进士本来就不容易,右侍郎也不想找个举子赌他能考上,所以最后的思考的结果是只要条件差不多,如果有些什么麻烦就帮忙摆平也可以。

  李仲文当初并没有隐瞒自己已有妻室的消息,只是右侍郎摆明车马,让他休弃元配,并且承诺会给他的元配足够的补偿,并且阐明了官场上有人帮扶的好处。所以李仲文虽然知道不厚道,但还是这样做了。

  那两个长随说是来帮忙李仲文处理家事,其实也是等着李家休妻以后,再悄悄的找个机会去跟杨家谈判,只要利益给够了,右侍郎认为并不会有太大的妨碍。反正他们没有孩子,一切都简单得多。

  右侍郎想得不错,如果真的是大家坐下来好好谈,杨家不见得会跟大官对着干,补偿到位了,杨幼微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归家另嫁。只是李父李母另有心思,甚至李大哥自己也颇有一些妄想,于是才会导致了故事中杨幼微悲剧。

  故事中那两位长随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毕竟李家把事情解决得干干净净,那他们自然也不需要出现了。倒楣的只有杨家而已。

  傅夏南并不晓得李家现在的情况,但光想也知道他们并不会走投无路。他现在不过是个和离的妇人,手上有一间铺子,一点银子,根本也没有那个资本与京城来的大官相斗。于是他打算先蛰伏起来,等到自己有点能耐的时候再来考虑报复的事情。

  况且原主的执念是希望杨家不要受到连累,既然如此,在他还很弱小的时候,太激烈的手段自然都不能用。

  因为傅夏南一开始就把事情给闹了出来,所以李家的名声自然是臭了。看在李仲文的面子上并没有人为难他们,但也没有人会想跟他们深交。按照公堂上面传出来的消息,李家人的打算很清楚,他们就是想要毁掉杨幼微,然后顺理成章的将她休弃。

  其实事实远比大家想得更噁心,但因为傅夏南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所以大家也没想到那里。但这不妨碍乡亲们看出来李家的人品低劣。

  人品低劣的人没有人敢雇用,所以李家大哥想要出外找个活计都显得困难重重,三日后还给傅夏南的银钱还是那两名长随拿出来的。

  李父李母对于大官的家下人这样帮助,内心不是不自得的。自家儿子一表人才,让大官家的姑娘看上了,几百两银子说出就出。

  这些年的确是欠了杨幼微的,但现在银钱上还清了,李父李母觉得自己在杨家面前又可以问心无愧的大声说话了。于是当他们找上门还银的时候,并没有半点窘迫,甚至看着傅夏南都有点高高在上的意味。

  傅夏南冷眼看着他们得意,长随会一直留在这里帮助李家当然是因为京里有吩咐,可是李家人各种上不得台面的做态也会被如实报上去。心狠手辣处世果决在某些时候是优点,但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重大缺陷。

  故事中李家人一直都没有跟着李仲文上过京,焉知不是因为右侍郎嫌弃这样一家上不得台面的亲戚所致?

  傅夏南行医好几世,但若要说赚钱,开医馆真不是什么好选择,毕竟以傅夏南的作风,医馆不亏钱就是万幸,这个世界并没有江湖,所以即使跟上辈子一样开了丹阁也无用。况且杨幼微一个妇人,如果钱财来源不明本身就要让人说嘴。于是傅夏南想了想,决定另想一个法子赚钱。

  最赚钱的生意通常都是女人的生意,问题是珠宝首饰胭脂水粉……他都不会。

  最后想来想去,他从自己广大的记忆里头,扒拉出了一个勉强可用的东西。就是织布机。

  织布机他是知道原理的,但想要改装没有那么容易,只能先从织布开始,把织布机的构造先搞懂,等弄懂了以后,再按照后世的原理慢慢改良。于是他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弄了织布机开始织布。

  至于那间被清理过的铺子,他直接从杨老爷那里借了人手,货物也从杨家进,杨老爷当做是疼爱女儿,进价多少给多少,半点没赚女儿的钱,反正不过一间铺子,又能损失多少?

  傅夏南就靠这间铺子先稳定了收入,然后开始慢慢的研究织布。

  傅夏南消停了,李家人却没有,他们等着儿子迎娶大官家的姑娘,自己过上好日子呢。一家人都在盼着李仲文的婚事解决了,一家人会被接到京城过好日子。

  可是他们左盼右盼,只盼到李仲文的信,里面说侍郎给了他一间小院让他成亲,院子布置很好,但前后两进,实在不方便让一大家子人进驻,而且侍郎大人也说了希望他们继续留在家乡,如果他们硬要上京,这门婚事要黄。

  李家人像是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这是什么意思?仲文在京城过好日子,不带他们了?

  “这……仲文要成亲,难道不用父母出面?”李父疑惑的看着李母,然后两人一起看着带信的吓人。

  带信的人是侍郎身边的方管事,他慢条斯理的说:“大人的意思,是让李公子入赘。只是李公子即将要上任,入赘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大人家里子嗣众多,也不需要入赘来添丁。于是,大人想了一个折衷的法子……”

  李母本来听到“入赘”就下意识的要反驳,结果袖子让李父一拉,一句话噎在嘴里没吐出去,才没打断方管事说话。

  只见方管事说:“大人出宅子跟银子,李公子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等着迎娶美娇娘就行,日后官场上,大人自然也不会亏待女婿。只是我们家姑娘从小养得娇,不擅长人情往来,况且照道理说,奉养老人也是长子的责任,对吧?”

  李母听到这里,像是知觉到了什么,有点不可置信的问:“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方管事说:“大人知道你们最近处境艰难,所以特别让我带了二百两安家银子,只要你们分家了就会给李公子的父母,便当是还了生养栽培之恩。”

  “你是说……仲文不回来了?”李父颤抖着问。

  “其实树大分枝……况且李公子现在身分不同了,有一个名声有暇的大哥,对大家都不是太好……”方管事只差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李大哥干得那些事情让人家看不上眼了。

  李大哥听了之后,还想要分辨什么,张了张嘴却又没出声。如果今天不是侍郎家出银米,可能他们现在都在牢里团聚。

  方管事又说:“大人当初的打算是让你们跟亲家好好谈一谈,有什么条件大家都能商量,结果你们自己有小心思,现在把事情弄成这样……我们家姑娘也不是非得李公子不可的……”

  方管事说到这里有点心虚,其实一开始侍郎大人知道了李家做得那些事,就觉得这门亲事结不得。李家人未免也太噁心了些,尤其不懂感恩,以后一定是白眼狼。

  偏偏李仲文已经跟家里姑娘见过面,李仲文长得斯文俊秀,姑娘看见了就再也不想换人,最后侍郎大人只能妥协,婚事可以照旧,但李家人不能上京,以免以后惹出祸事连累他人。还有就是李仲文虽然不是入赘,但就当自己入赘了就是,以后跟家里人尽量减少往来。

  事情都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李仲文自然也不可能中途抽身。在家乡的名声已经坏了,如果没有一个靠山,随便被人参一个抛弃糠都够他受的。

  于是最后他也妥协了,写了信让李家人安心待在家乡。

  要知道二两就足够普通人一家三口吃一年,一家五口也能吃半年。李家父母加上大房三口共五个人,二百两实在是不少了。当然跟杨幼微那时没得比,但就算过得奢侈点,三五年的也完全足够了。

  方管事说:“如果你们同意,现在这间小院子的地契也会交给你们,只是李公子奉养父母是应该的,但奉养大哥大嫂怎么也说不过去,但为了感谢大哥大嫂侍奉父母亲力亲为,当初帮你们还给杨氏的银钱就不跟你们算了。”

  如果把杨幼微追讨嫁妆的银子算在李家父母头上,再加上李家大哥亏损铺子的银钱,以及现在买院子跟安家费二百两,还有李仲文在京城的食衣住行……人家在李家都已经花了快要千两了。不管怎么看都仁尽义至。如果不是家里姑娘非君不嫁,人家还真的想要就这么算了。

  李家大哥却没管这么多,他只知道自己什么也没捞着,父母还有二百两银跟一间院子,他孑然一身啥都没有。

  “不是,如果不是仲文要休妻,我们需要你给安家费吗?”李家大哥不忿:“如果没有休妻的事情,我也不需要赔偿铺子里的帐目,咱们爹娘也不需要还杨氏的嫁妆,合著你们给我们一间屋子加上二百两银子,这些就都算了?”

  “如果不是你们自作聪明,杨氏又怎么会做得这么绝?”方管事不屑的看着李伯武:“好生跟你们说话,那是看在李公子的面子,如果你们不识抬举,大人有办法保你们出来,自然有办法把你们再弄进去!”

  李大哥一听瞬间怂了。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人,欺善怕恶,跟侍郎府正面对上当然是不敢的。别说侍郎府,就算是现在的二弟,他也不敢撩拨。

  于是事情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方管事把地契跟银子给了李父李母就拍拍屁股走个干净,连之前的两名长随也一起带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663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663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